11月15日,由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蓝岸诗坊青年学者沙龙在青岛校区图书馆举行。沙龙由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孙基林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诗与歌的跨界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交流讨论。
沙龙伊始,孙基林教授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蓝岸诗坊”的名称寓意,对诗坊后续的活动开展与科研设想寄予了期望。河南师范大学王东东副教授以《陶渊明弹的是一张无弦琴吗?——关于新诗音乐性的一点感想》为题,从学界对于陶渊明“无弦琴”多元阐释的话题切入,认为对新诗音乐性的思考容易陷入一种本质化的思维。并借现代诗歌史上鲁迅与徐志摩关于诗歌音乐性争论的一桩公案,提出新诗音乐性存在两种态度,一派重“心声”和“内曜”,一派重韵律甚至格律,然而新诗如何由“心声”而“语声”,其韵律或音乐性表现如何由“内在化”而“外在化”,将不断挑战新诗的自我意识尤其艺术精神的限度。
北京大学杨碧薇博士作题为《百年新诗与民谣关系再梳理》的学术报告,她从汉语新诗诞生以来与民谣的两次“联姻”谈起,对百年新诗与民谣关系再梳理。通过对“民谣”概念的历史溯源,以及新诗与民谣的关系辨析,提出“歌”是否是诗的必然属性的疑问,在此疑问下重新对“诗”与“歌”的关系进行当代思考。
山东大学赵坤副教授以《新民歌运动与汪曾祺》为题,考察民歌对于汪曾祺创作的影响,认为50-80年代汪曾祺借助编辑工作、友人交往、下乡采风等活动的契机,对民歌与民间文学、曲艺等进行了自觉地接触与吸收,并深入探究了民歌对汪曾祺小说语言,尤其是80年代小说创作现实主义转向的影响。
山东大学亚思明副教授以《加西亚·洛尔迦的传奇悲歌》为题作学术报告,以加西亚·洛尔迦的诗歌为个案研究,指出洛尔迦对吉普赛谣曲深歌形式中异教的音调、直率的语言、泛神论,和多种文化融合的推崇,认为他试图通过短句和单纯的词,以及主题的变奏重复,找到与深歌相对应的诗歌形式。
在总结发言中,山东大学张立群教授对四位学者的学术报告进行了评议,肯定了他们关于诗与歌跨界关系的研究与认识,并提出新媒体时代诗歌以另外方式存在、传播的可能,启发学者继续对翻译过程中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青年学者王晓燕、陈若谷、魏文文、汤振、庄莹等就“诗”与“歌”的跨界问题与发言者进行了讨论交流。亚思明副教授致结束辞,他表示蓝岸诗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出校内外青年学者的诗歌研究成果,并能够就诗歌跨界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拓展了学术思维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