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众“抗战”与“文学”书写
总体而言,就莫言在《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中的“抗战”书写所发生的论争,基本围绕三个问题:抗战的主体是谁,主体人物的塑造如何,以及具体的细节描写。再具体而言,事实上是把土匪“抗战”和群众“抗战”、把“历史”书写和“文学”书写混淆在一起进行谈论。
在《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中,面对日本侵略者,是共产党抗战还是国民党抗战抑或是土匪抗战往往纠缠不清,也是诸多论争的焦点。其实,莫言的立场并非上述三者,尤其是面对主导评论所谓的土匪抗战,其实抗战的主体应该是自发的群众。上述三种力量往往具有自觉性,而唯有群众是自发的,呈现于文本中的又恰恰是这一自发性的存在。当然可以说这三种力量的构成都是群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抗战”中的群众并没有明确地接受其中哪种力量的领导,也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政治立场,而完全是非自觉性的甚至是本能性的求生意识在起作用。
《红高粱家族》中的反日行动并非始自余占鳌,而是从刘罗汉开始的。罗汉大爷被日本兵和伪军抓民夫修路时遭遇凌辱和虐打,于是萌生逃跑的念头。本来顺利的行为却因为自己熟悉的骡子叫声而重新返回,又因为骡子的暴躁而怒铲骡腿。也就被日军重新抓获,进而当众惨遭剥皮,“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刘罗汉之死,成为余占鳌发动伏击战的导火索。又恰巧从冷支队处获得鬼子汽车路过此地的情报,所谓的“抗战”也就顺理成章。当冷支队前来联合或者说收编余司令而发生激烈对峙之时,爷爷的反应是:不管是不是土匪,“能打日本就是中国的大英雄”。奶奶的反应是:“买卖不成仁义在么,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去。”继而以酒为誓,奶奶说:“这酒里有罗汉大叔的血,是男人就喝了。后日一起把鬼子打了,然后你们就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14尽管冷支队并未配合而致使余占鳌几近覆没,但不能否认后者的抗日行动正是源自自发的复仇动机和求生存的本能意识。
《红高粱家族》中的任副官虽着墨不多,但他教唱的“抗日”歌曲却异常响亮而绵延不绝:“高粱熟了,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东洋鬼子来了。国破了,家亡了,同胞们快起来,拿起刀拿起枪,打鬼子保家乡……”15正因如此,不管面临什么情境,“抗日优先”都会成为共识。当豆官因恼羞成怒而开枪之时,余司令说:“好样的!枪子儿先向日本人身上打,打完日本人,谁要是再敢说要和你娘困觉,你就对着他的小肚子开枪。别打他的头,也别打他的胸。记住,打他的小肚子。”16当余占鳌因任副官的坚持而大义灭亲之时,是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余大牙被执刑前仍然是高唱着任副官的抗日歌曲,任副官则明知余占鳌的愤怒却全然不顾地高唱着抗日歌曲而准备接受后者的报复。一担沉重的!饼把奶奶的肩膀压出一道深深的紫印,也成为奶奶英勇抗日的光荣标志。当奶奶弥留之际想要见爷爷时,爷爷说的是先去“把那些狗娘养的杀光”,依然是“抗日优先”。此外还有王文义的“夫妻抗战”、方六的“兄弟抗战”、哑巴与刘大号的“特殊抗战”等等。当余占鳌因为伤亡惨重而向众乡亲跪地谢罪之时,那个黑脸白胡子老头高声叫道:“哭什么?这不是大胜仗吗?中国有四万万人,一个对一个,小日本弹丸之地,能有多少人跟咱对?豁出去一万万,对他个灭种灭族,我们还有三万万,这不是大胜仗吗?余司令,大胜仗啊!”17这种并不少见的朴素言论,传达出的正是“群众抗战”的观念和现实,其实也是作家“抗战”历史观的流露。
与《红高粱家族》中的“伏击鬼子”异曲同工,《丰乳肥臀》以司马亭向高密东北乡发出“日本鬼子就要来了”的警告为开篇。接下来的“抗日”,便是司马库的火烧墨水桥和沙月亮的伏击日本马队。就在日本马队闯入大栏镇之时,上官家的院子里正在等待新生命的降临。先是上官福禄和上官寿喜的无辜被杀,接着是孙大姑的连打日本兵耳光后被枪杀。与死亡同时,挽救也在进行,“在日本军医救治产妇和婴儿的过程中,一位日军战地记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拍照。一个月后,这些照片作为中日亲善的证明,刊登在日本国的报纸上”。18有批评者指责作品中的日本军医救治中国生命的混淆是非现象,殊不知作者已经点明这一事件背后的侵略阴谋。其实,这也侧面显示了“抗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一个因素。当受伤的司马库指责司马亭做维持会长是“日本人的狗”时,司马亭满腹委屈地说,“王八羔子才稀罕这差事。日本兵用刺刀顶着我的肚子,日本官儿通过马金龙马翻译官对我说,‘你弟弟司马库勾结乱匪沙月亮,放火烧桥打埋伏,使皇军蒙受重大损失,皇军本想把福生堂一把火烧了,念你是个老实人,放你一马。’我这个维持会长,有一半是你替我挣来的。”19这里体现出的,依然是民众的求生存意识。至少,此时的司马亭、司马库、沙月亮等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性立场。与《红高粱家族》中遭到伏击的日军一样,《丰乳肥臀》中遭受伏击的日军也进行了疯狂报复。延续而来的,便是各方势力的以“抗日”为名义的陆续登场。当然,这仅仅是构成作品中的历史丰富性和关系复杂性的开端,而此后的展开也与所谓的“抗战”书写基本无关了。
在关于莫言的“抗战”书写中,批评者大多没有注意到其间并不回避的国民性的另一面的展示。比如《红高粱家族》中,在日军威逼下对罗汉大爷进行剥皮的孙五,带着日军轰炸村里草窨子的成麻子。他们的命运结局也是令人觉醒,孙五精神错乱,成麻子虽是战斗英雄却也上吊自杀。当日本人占据高密城时,成麻子的话是有代表性的,“你们怕什么?愁什么?谁当官咱也是为民。咱一不抗皇粮,二不抗国税,让躺着就躺着,让跪着就跪着,谁好意思治咱的罪?你说,谁好意思治咱的罪?”20同样的言论也在《丰乳肥臀》中,因为日本人到来而司马亭号召乡亲逃跑之时,上官吕氏说,“跑,跑到哪里去?!”“上官家打铁种地为生,一不欠皇粮,二不欠国税,谁当官,咱都为民。日本人不也是人吗?日本人占了东北乡,还不是要依靠咱老百姓给他们种地交租子?”21“你们也不想想,日本人不是爹生娘养的?他们跟咱这些老百姓无仇无怨,能怎么样咱?跑得再快能跑过枪子儿?藏,藏到哪天是个头?”22如果延伸开来,也就不难理解沙月亮所代表的“有奶便是娘,先投日本吧,好就好,不好再拉出来”的生存方式。如此原生态的“群众”心理或者说蒙昧状态的“群众”观念,也不能不说是“抗战”史的一个侧面。或者说,也是作家的民族批判、文化批判与人性批判的一个侧面。
《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中的对日墨水桥伏击战以及日军的随后报复,都有其故事原型。那就是发生在1938年3月15日的孙家口伏击战,此战歼灭日军39名,内有日军中将中岗弥高。后驻胶县日军至孙家口邻村公婆庙报复,杀害群众136人,烧民房800余间,造成“公婆庙惨案”。23然而,文学创作并非“历史”书写。如果说历史是书写“事件”,那么文学则是表现事件背景下的“人”。“我觉得写战争不必非要写真实的战争过程,那是拼战争史料。我根本不是写历史,只是把我自己的感情找个寄托的地方。小说根本没有界限,历史小说、现代小说、军事题材小说、农村题材小说,都没有界限,完全可以打通。干嘛非要熟悉当时的环境?按你心中的战争去写就行了。……我就要达到这个目的,反映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哪怕是地球上过去和现在从来没有人那样生存过,那更好,那才是创造,才是贡献。”24对照两部作品,确实是打破界限,描写的是“心中的战争”,其实也正是超越了战争,从而达至对战争环境中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莫言曾提到在写作《红高梁》时就已经认识到的问题,他说:“官方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固然不可信,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同样不可信。官方歪曲历史是政治的需要,民间把历史传奇化、神秘化是心灵的需要,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我当然更愿意向民间的历史传奇靠拢并从那里汲取营养。因为一部作品要想激动人心,必须讲述出惊心动魄的故事,必须在讲述这惊心动魄的故事的过程中塑造出性格鲜明、非同一般的人物。”25在这个意义上说,《红高粱家族》乃至《丰乳肥臀》不仅仅是改变了此前的对于抗日战争的写法,更为重要的是塑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在莫言的“抗战”书写中,不是通过人去反映“抗战”历史,而恰恰是努力揭示出“抗战”背景中的人的生存选择和命运走向。这是作家主体意识的表现,也是文学主体性的表现。
注释:
1.莫言:《人老了,书还年轻——代后记》,《红高粱家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364页。
2.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家族〉》,杨扬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3.李清泉:《赞赏与不赞赏都说——关于〈红高粱〉的话》,《文艺报》1986年8月30日。
4.蔡毅:《在美丑之间——读〈红高粱〉致立三同志》,《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10期。
5.甘藻芝:《倒错的“丰碑”——评〈红高粱家族〉》,李斌、程桂婷编《莫言批判》,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页。
6.丛维熙:《“五老峰”下荡轻舟——读〈红高粱〉有感》,载《文艺报》1986年4月12日。“五老峰”:“老题材、老故事、老人物、老观念、老方法”——笔者注。
7.冯立三:《祭奠的也应该是能复活的——读〈红高粱〉复蔡毅同志》,《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11期。
8.1415161720莫言:《红高粱家族》,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第25页,第50页,第27页,第123页,第312页。
9.黄国柱:《莫言对军事文学的激扬和催化》,《文艺报》1988年6月4日。
10.彭荆风:《莫言的枪投向哪里》,《求是·内部文稿》1996年第12期。
11.李丛中:《批评〈丰乳肥臀〉之后的感慨》,《中流》1997年第9期。
12.13.易竹贤、陈国恩:《〈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作品’吗?——评何国瑞先生文学批评中的观念与方法》,《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8.19.21.22.莫言:《丰乳肥臀》,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48页,第69页,第10页,第28页。
23.24.贺立华、杨守森编《莫言研究资料》,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第405页。
25.莫言:《用耳朵阅读》,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