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主办的“古典传统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学术工作坊在青岛校区举办。工作坊由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驻院专家王士强、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张立群教授召集并主持。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所和学术期刊编委的专家学者以及十余名研究生在线上线下共同参加。
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驻院专家、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士强指出,中国新诗需要现代化是毋庸置疑的,新诗本身也是现代化的产物,相对于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新诗实现了与传统的一刀两断,通过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的资源,重新构造诗歌的大厦。这一路径选择有历史的有效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缺憾。应该认识到古典诗歌仍然是新诗的源头活水,从精神思想、语言态度、形式意识三方面向古诗学习。同时应当注意尊古而不泥古,在能够进入传统的同时又要能够脱身而出,吸收古典性,从而成为生长中的古典性。青岛大学副教授冯强指出,现代诗歌是复数的,不是唯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参与到宇宙技术的新知识型构成的过程中。诗人穆旦、张枣的诗歌创作是吸收了中国古典传统的现代诗歌范式。穆旦诗歌实践中“绿色的秩序”的主题以及张枣诗歌创作中的“大地”意识都是对中国的自然传统的有效继承。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张志忠教授强调,要回应90年代郑敏先生提出的问题要求现当代研究学人具备深厚的古代文学修养。在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立足当下的学术环境与时代语境。青岛大学吕周聚教授认为,面对当下文坛全盘否定五四的极端化声音要引起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充分警惕。对古典传统要在充分辨析和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应当认识到现代性和古典诗歌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开放并存的关系,可以在一定前提下互相转化。在此基础上,思考对创作者而言如何融合传统与现代是亟待学人从理论层面总结可视的技术性规律或方法的一个重大议题。《天津社会科学》主编时世平提出,五四学人本身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因而能够面对西方的文化冲击进行合理的评判与融合,但五四的时代背景不允许当时学人自然渐进地吸收,而是只能突变式的。中国作为诗的国度,在诗的方面寻求突变是非常困难的。诗歌是精炼的语言,在当前的学术生态下讨论新诗与古典传统的继承关系需要跳出宏观的大叙事思路,立足于具体问题,落实到具体学科、具体点位。《艺术广角》主编张立军表示,新诗回溯传统的要求需要研究者在每个领域里找到具体的路径。新诗对古典文字语言的处理或许应该从文体的功能角度切入,将旧体诗和新诗看成诗歌内部两种不同文体,从而实现一种合理的并存与互通性。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于京一教授从教育角度指出,要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国人的传统文化素养,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加大传统文化各方面课程设置。我们并非生活在距离传统非常遥远的现代社会,而是无时不在中国的传统、中国现代以来的传统,域外的传统之中。现代化的焦虑在当下已经没有必要,重提传统文化需要有扎实长远的规划,落实在教育与行动中。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马春光副教授认为,新诗与传统文化血脉关系的一个侧面表现在中国古代博物诗学的传统与现代诗歌转型中。臧棣等博物学诗歌的出现在现代诗歌中重新回应了诗人面对自然的博物传统。中国古典诗歌如诗经楚辞等都是“格物致知”的博物书写,是古诗词生命力的根源,博物诗学指导下的自然审美的继续发展可以重新恢复新诗书写自然的能力,从而使新诗焕发新的生命。张立群认为,应当警惕对传统和现代概念进行本质化理解的现象。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对分析古典与现代的对应关系的需求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抓手。传统转化是我们行进着的文化意义上的时代主题,应当引起学者们在学习和研究中的充分关注与借鉴,力图在大框架中发现新问题。
本次工作坊的举办,为深入探索新诗与中国古典传统的关系开拓了思路,将有益于与会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