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主办的“当代诗歌的乡村经验与现代转型”学术工作坊在青岛校区图书馆举办。工作坊由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驻院专家、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士强、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教授张立群召集并主持。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所和学术期刊编委的专家学者以及十余名研究生线上线下参加工作坊。
王士强指出,随着工商业消费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乡村文化面临巨大冲击,阵痛和问题相伴随。当代诗歌应当写出当前时代的独特性,深度传达当今社会的时代经验。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大为认为,乡村这种经验的类型、题材、主题等概念不止作用于批评研究,而是在创作中也深受影响。当前语境下的乡村经验不能简单地回到古代,而是要反思来自西方的现代性造成的问题。乡村经验应该成为诗歌本质的一部分,作为文明的诗歌本质也才能在诗歌中呈现。诗人刘棉朵结合康德的哲学思想总结了诗人江非创作实践中处理乡村经验的四种方式,提出乡村经验也可以成为纯然时空中的存在。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王永认为当代诗写作应当是触及灵魂的写作,应当警惕脱离了其本身的身体经验和生命感受的虚假的诗歌与虚假的诗意。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周提出从对位关系角度考虑乡村的视角,在乡村经验的背后是城市经验。乡村经验并非原乡色彩,而是蕴含着时空的错位。当代诗歌应当警惕单纯的旅游诗,并对现代社会导向的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毁灭”进行反思。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荣聘教授张志忠以诗人李季、阮章竞的创作实践及其海外接受效果为例,阐释了乡村经验书写在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青岛文学》杂志社、诗人李林芳结合个人对乡村经验的接受,解读乡村现代化过程中的阵痛和裂变。指出面对原乡的消失,诗人正在尝试用诗歌建立自己的村庄。中国石油大学罗蕾结合诗人创作实绩分析总结了新世纪青岛女诗人笔下的乡村经验,指出现代性的转型倾向是从自然空间转向城市空间。青岛大学教授冯强强调,创作表现社会变革和时代匹配的作品非常重要。我们生活在被许多技术装置充满的时代,我们的诗人、批评家如何与“飞速运转的白痴”产生关系,或许是当代诗歌书写乡土经验应当面对的关键问题。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副教授马春光认为,当我们反思乡村经验的现代转型的问题时,应当关注重建问题,以及思考如何对待转型的疼痛,并且在反思时持有中正的、历史的观点,否则我们可能走向偏颇。烟台大学汤振指出,中国视角下的城市化进程晚于日韩,当下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成为现代生活的异乡人,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疏离感、冷漠感,留守农村的人也会有一系列问题。在此意义上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当代诗歌要从正反两方面反应这种社会现实。
本次工作坊的举办,为深入探索当代诗歌的乡村经验与现代转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路径,对与会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